字体大小 :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把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捐血日。这一天不仅是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捐血,更是为了向无名英雄们表达感激之情的特别日子,他们的无私奉献将生命延续的希望送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中。因此,在这特别的月份里,让草本精灵与你一起分享捐血的知识和好处吧!



捐血不仅是救人之举,也对捐血者有多重益处:




1. 促进血液流通:定期捐血可保持血液流动顺畅,降低动脉堵塞风险。



2. 平衡铁质量:捐血可调节体内铁含量,防止心血管疾病发生。




3. 提高造血功能:捐血刺激骨髓造血,促进身体恢复。




4. 进行小型的健康检测:测量体温、血压、血红蛋白水平等以及检测传染病,如B型肝炎、C型肝炎和艾滋病等,如果发现检测结果不佳就会通知捐血者。



5. 政府福利:根据捐血次数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福利,捐越多,福利越丰厚。




根据国家血库中心的官方标准,捐血者需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,体重不低于45公斤,且身心健康。捐血前避免空腹,最好在捐血前4小时进食,并充足补充水分,有助于血液循环更顺畅。在捐血前最好补充至少300毫升的水分。




捐血后,手上的扎针处出现一大片的“黑青”,我该怎么办?


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扎针时角度稍有偏差,可能导致刺穿血管壁或者血流出血管外。另外,可能是由于没有正确按压扎针的地方,导致血流出血管外面。因此,建议在捐血后至少压着至少5分钟,避免在接下来的两小时内搬动重物,以预防淤血。如果出现淤血症状,可在捐血后48小时内冰敷淤血处,然后使用热敷。同时,避免强力搓揉淤血处,以免进一步损伤血管。淤血通常在两周内逐渐消退,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,无需担心。有些人可能感到瘙痒,这可能是对消毒液或胶布有轻微过敏反应,或是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正常现象。切记不要抓挠,以免引起感染。



捐血后有什么是我需要注意的吗?



捐血后,需在捐血床上休息大约10-15分钟。倘若没有觉得恶心想吐、头晕或脸色苍白,才会被允许离开捐血床。

可准备少许的食物和饮料以便在捐血后食用,补充体力。

捐血后可正常饮食,适当补充易于消化吸收且又富含蛋白质、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,但不要暴饮暴食,以免影响胃肠功能。

- 蛋白质:它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,对补血有帮助,可以摄取豆,鱼,蛋,肉类等优质蛋白的食物。

- 铁:虽然捐血会让身体的铁质流失,但并不会直接导致缺铁性贫血,只要捐血后适当补铁就可以了。铁的食物有绿色蔬菜,鸡蛋和肉类等。

- 维生素C:其实铁普遍不是很容易会被身体吸收的,铁的好朋友就是维生素C,帮助铁的吸收。维生素C 的食物有橙,奇异果,番石榴,草莓,灯笼椒等。


捐血后的12个小时内,需大量喝水以补充捐血时身体失去的水分。

捐血后几个小时内不适宜喝酒或任何含酒精的饮品。

捐血后的24个小时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游泳、潜水、爬山等。




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让我们一起感谢所有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,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为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温暖。草本精灵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捐血,因为捐血不仅是救人之举,还对捐血者有着诸多好处。让我们携手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生命的希望和光明吧!